数字展厅、数字藏品,如今在这些科技元素的加持下,“云看展”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8月24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表示,十年来,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云看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加速崛起。自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启了“云看展”模式,旅游企业也争相布局。从单纯的直播,到如今数字展厅、数字藏品、元宇宙等产品层出不穷,在科技的加持下旅游企业也在寻找新的流量密码。在业内专家看来,如何营造IP,增强变现能力成为数字文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云上观展”成新潮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展览搬上了“云端”。

在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数字故宫”中,可以看到多个线上展览,其中就包括故宫博物院的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游客可以通过360度的全景导览,线上进入文华殿,一次性游览全国各地近30家博物馆的130余件文物。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玉龙、布达拉宫管理处的藏文《四部医典》、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等。

不仅仅是故宫,全国多地的博物馆也陆续上线了数字展览。如浙江省博物馆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成都博物馆的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等。

游客小张是一名博物馆的“发烧友”,对“云展览”“数字博物馆”也抱有很大兴趣。“现在很多数字博物馆都做得十分沉浸,让我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在博物馆游览的乐趣。”

“云看展”也吸引了一批旅游企业入局,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携程上线了 “博物馆好有意思”活动。从年轻人喜爱的博物馆藏品、趣味型博物馆、待解锁的隐藏玩法、博物馆云旅游四个方面入手,改变了往日博物馆“严肃”的形象。

黑科技“卷”到博物馆

如今的数字化文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线上直播”“云展览”等形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VR技术、数字藏品、元宇宙等也“卷”到了博物馆。

在三星堆博物馆云展厅中,游客可以利用VR技术沉浸式观看六个展览,包括“三星堆基本陈列展”“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 等等。此外,也有博物馆瞄准了元宇宙这块“蛋糕”。上海科技馆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一场名为“博物馆进化的∞可能”的活动,游客可以自主选择数字人形象,通过操纵键盘或鼠标在虚拟空间沉浸式逛展,或是与元宇宙专家进行交谈。

在科技的加持下,旅游企业也在加大对数字文博的关注,其中“火出圈”的数字藏品是许多企业着力布局的对象。今年4月,同程旅行发布以品牌IP飞儿萌形象为核心的限量NFT数字藏品——“造梦哲学”系列。据了解,“造梦哲学”NFT数字藏品是基于腾讯云“至信链”技术发行,总发行2000份。

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时下的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数字藏品概念新颖、限量发行的玩法也非常契合年轻人追求新奇的个性化需求”。

打造延伸品增强变现力

在大力投入数字化、科技化的同时,博物馆、旅游企业如何通过线上实现变现,也成为了业内重点关注的话题。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看来,“云看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线上展览增加游客对于博物馆的黏性,若要实现变现,仍需要与相关企业合作,推出相关产品、打造独有IP。

“云看展的主要目的仍是给博物馆引流。”吴丽云提出,“对于文博变现,延伸品仍是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线上数字藏品还是线下文创产品,都是近两年很受游客欢迎的产品,也给博物馆吸引了许多客流。”

谈及如何打造独有的文博IP,吴丽云表示:“重点是围绕某一IP进行多维度开发,进行全系列的设计,线上可以通过数字互动展览、微信小程度等手段将IP活化,并与线下结合,开发出该IP相关的文创产品,通过源源不断的产品输出增强消费者的关注度及购买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