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绮筵散罢尘初静,渐有新凉递好秋。”8月23日,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进入处暑节气。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在往常的年岁中,处暑节气一般靠近中元节,所以很多习俗也较为相似,如祭祖迎秋、放河灯等。同时,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所以在中元节和处暑节气吃鸭子,成为了这一时节的独特饮食文化。与此同时,农村俗语还有云“处暑送鸭,无病各家”,表明在处暑时节,亲朋好友们以鸭子作为互相赠送的礼物,认为吃了能够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但也有说法称,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原因在于鸭肉味甘性凉,且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适当多吃一些荤食,鸭子就成为了不错的选择。虽说在处暑时节,人们还会面临“秋老虎”到来的高温天气,但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大地之间也迎来了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凉爽的初秋正向我们走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每当有冷空气来临时,会带来暖湿气流,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处暑以后,每每风雨结束,人们便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风最轻柔的节气,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遂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徐徐而来的晚风,会带来久违的舒爽与惬意,伴随着淅沥的秋雨,金黄的树叶片片飘落,秋云飘逸,秋水如镜,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也是人们正是畅游赏景的好时候。“褪去夏的青芒,换上秋的金黄。”在北京,可以去天坛公园赏盛开的月季,到门头沟妙峰山采摘京白梨、闻薰衣草花香;到稻城亚丁仰望纯净的蓝天,凝睇金黄的秋杨,欣赏风格独特的藏乡建筑;去呼伦贝尔体验到牧民收获的喜悦与快乐,追逐敖鲁古雅的驯鹿,聆听悠扬的马头琴声。
农谚有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虽然正午最高气温还不低,但在处暑以后早晚气温有所降低,昼夜温差增大,对农作物成熟十分有利,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的景象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在南方,一片片泛着金黄的稻子无边无际,在风中沙沙作响。在北方,粟杆粗叶壮、谷穗硕大、籽粒饱满,丰收在望。家家户户开始修筑贮藏米谷的仓库,为丰收做好充分准备,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则是渔业丰收的好时候,因为海域水温依旧偏高,发育成熟、停留在渔场周围的鱼虾贝类方便被打捞,浙江沿海地区还会举行开渔节,祈愿渔民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暑去秋来,登高望远让我们在这明媚的秋光中收获满满,阔步前行,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显得有些低调,它的名字既不像立夏、立秋那么鲜明,也不像惊蛰、谷雨那样灵动,但却蕴含着天地之大美,生命之智慧。“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没有处暑,炎夏将永无止境,人生不是永远只有攀登,当经历过繁盛的生长期,我们也终将迎来沉甸甸的收获期,绚烂只是人生的一瞬光景,成熟才是生命的底色。
来源:荆楚网
作者:江珊(湖北襄阳)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