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一条名为“关于外卖员是个聋哑人”的帖子在互联网平台上火了起来,该帖作者因认为聋哑骑手在短信交流中语气不好而产生了系列误会。
其实,听障人士在就业市场一直面临着各种困境,沟通就是首要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该帖引起的讨论不再局限于对“聋哑人就业难”的感慨,而转向为大众科普:听障人士常被误解的根源,在于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截至目前,相关讨论帖转发量已破十万,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破冰行动”,将包容与理解的暖流汇入聋哑人士的心中。
在听障人士的语言系统里,多由视觉信息(如表情和唇语)来表达语气。在无法面对面情况下,能用文字表意已经足够,还要求他们恰如其当地表达语气,实属不易。对于他们来说,手语才是母语,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是“第二语言”,哪怕是普通人学习起“外语”来也不会一帆风顺。而目前我国特殊教育资源仍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许多听障人士尚且只能通过刻苦自学,才能勉强与我们交流,由于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特殊教育,掌握程度不佳,当然不难理解。而他们这种勤奋自强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更不应对其沟通能力过多苛责。
据悉,中国聋哑人群数量已高达2057万。近年来外卖行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就业机会。然而,由于无法正常接听电话,就连文字沟通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经常与顾客发生误会,一个差评就能让他们一天的劳动付之一炬。网友们自发而善意的科普,除了增进群众对聋哑人士的了解与包容心外,还提醒我们,进一步改善听障人士就业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2021年,中央将“特殊教育”提高到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层面,如“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进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全覆盖”“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单独设立特教班、特教幼儿园、特教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等措施,都有力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应该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让所有适龄残障儿童都能接受教育,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另外,鼓励企业在吸纳残疾人就业的同时,也应做好相应保障,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如,解决该帖类似的问题,外卖平台可以创新管理方式,在注册环节增设相应选项,并对顾客展示骑手“聋哑人”的身份,以减少误会的发生。在沟通环节,外卖平台和输入法软件公司还可为聋哑人士专门设置“常用语”“表情包”等快捷输入的功能,提高他们与顾客的沟通效率。而在聋哑骑手被打差评的时候,外卖平台先不慌着处罚,让客服介入及时调节误会,既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又展示了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形象的建设不无益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喻越(湖北黄冈)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