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届江苏董浜农文旅节开幕以来,黄金小玉米节、荷花节等系列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每天都有人来荷花浜欣赏百亩荷塘,附近的村民也经常围着荷塘晨练或者晚饭后散步游玩,农文旅节的举办充分带动了当地休闲旅游。(7月18日《农民日报》)
以节带动,提升引流热度,以节兴农、以节促旅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大力推行的重要举措。有的地方依托特色资源驱动,实现产业深度融合,较好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可以预见,农村发展会越来越好,农村环境会越来越美,农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农文旅游会成为中国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种大趋势下,发展农文旅游,营销将成为一门“技术活”。
就目前而言,发展农文旅游,依靠传统营销模式会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单一的节会宣传模式很难达到吸引游客目光的效果;其二,地域特色形象定位不准,达不到品牌营销的效果。比如一些地方见“农家乐”旅游火爆,纷纷跟风上,但因为自身缺乏品牌特色,最终不容易做起来;其三,旅游资源全域不“全”,形成不了资源整合营销。这几个问题,无疑会成为制约农文旅游发展的“瓶颈”。
笔者认为,要将农文旅游营销这门“技术活”做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对自身品牌形象定位要准。到底是“农家乐”、生态游、红色旅游或是其它模式,应让游客有清晰的了解。
其次,应将旅游资源整合好。摒弃景区“单打独斗”或“春风一度”的局面,不能花开人如潮,花落门庭也冷落,应打造“处处是景观,四季都能玩”,让游客来得了,能住下,并且玩得开心。
第三,要创新旅游产品。当下创新是发展的主题,农文旅游营销当然也不例外。现实中,游客大多会具有“喜新厌旧”的特性,因此,应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比如利用“互联网+”手段,以及网红直播传播迅速、受众广的特点,及时发布开发新颖创意的旅游产品信息,吸引游客。
总之,发展农文旅游要用多样化的手段,切实把旅游营销这门“技术活”做好。让农文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拉动地方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友江(湖北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