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雪糕刺客”“话梅刺客”等词频频冲上热搜,指的是看起来平平无奇、付款时大吃一惊的“天价”商品。价格“盲盒”刺中消费者的心之后,没有贴价格标签、价格标签不显著等问题成为舆论焦点。7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应当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

毋庸置疑,新规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经营者明码标价行为、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但单凭一纸禁令,恐难以拔掉“暗刺”。一方面是商家操作难,如雪糕售卖品种多达二三十种,且更替频繁,无法确保价格标签一一贴在冰柜上;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执行难,小型生活超市、便利店零星散落在街头巷尾,执法监管无法做到全方位、全时段覆盖。因此,想要标本兼治击退“刺客”,唯有规范市场秩序、端正消费心理、强化多部门共治“三治融合”。

品牌商要练好内功,从“网红”到“长红”。眼下,除部分产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略有溢价之外,绝大多数高价的背后都少不了网络营销的推波助澜。根据网络资料,雪糕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在60%左右,高端雪糕的毛利率在70%左右。打造高端网红产品所需的创新和营销,都转换为成本体现在价格上,最后消费者买了单,这于无形中拉高了消费者剩余、扰乱了消费市场秩序。往前看,同样价格高昂、同样被资本力捧、与高价雪糕系出同源的网红奶茶,如今能稳健发展者寥寥。只有与消费者站在一边,不仅让消费者产生尝鲜的欲望,还能产生对质量的信赖,网红才有可能长红。因此,商家应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建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营销体系,兼顾产品的创新性和性价比,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买单。

消费者要从“跟风”到“理智”。公开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消费群体,消费贷年龄分布上,90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60%以上将消费贷用于提高生活品质和休闲,仅有13%的年轻人没有负债。大力鼓吹超前消费、高端消费的现象值得警惕。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很容易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放大、裂变效应加持下转化为暴涨的销量。消费者要将理智变成主导情绪,面对货不对板、价格虚高,不想买就不买、该退货就退货,而不是“被收银员盯着、被气氛烘托着、被面子裹挟着勉强买单,助长“劣币驱逐良币”的歪风。

多部门共治,从“单兵作战”到“攥指成拳”。市场监管部门对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实施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要一律从严查处,联合发改部门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依法依规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卖场、商场、市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交易场所提供者应当担负起监督职责,主动配合执法机构开展检查。消费者协会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布消费警示引导安全、理性消费。司法部门应打击涉及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不实标注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严惩混淆市场、屏蔽封锁、劫持流量、刷单炒信等违法犯罪,发挥司法裁判的引领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曹马丁

责编:杨虹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