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7月8日开始,湖北省宜昌市爱心避暑纳凉公交试运行。每日12-15点,工人师傅们可在公交车上纳凉午休。这个提议的起因是,宜昌城市中心一工地因位置限制难以搭建工棚供工人们休息遮阴,宜昌公交集团便调配两台新能源公交车到现场搭建可供工人们临时休息的场所。在工人师傅看来,坐上“纳凉”公交车,避免日晒雨淋,还有空调降温,酷夏不苦,“凉爽”政策暖人心。截至7月16日17时,宜昌纳凉公交已累计服务923人次。与此同时,宜昌市社会各界自发为城市建设者、外卖小哥、环卫工人送“清凉”,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宜昌爱心纳凉公交让一城人动起来,让一座城美起来。7月16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报道宜昌爱心避暑纳凉公交,其他央媒纷纷跟进报道。千万网友围观点赞,“抖音@宜昌纳凉公交”话题阅读量过千万,“建议全国推广”“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这才是一个城市应有的包容心、大格局”等关键词层出不穷。这件事让我们不禁想起:杭州最温暖图书馆在闭馆日为八旬老农无抵押办借阅证,并外借十多本期刊;打工者吴桂春被东莞图书馆温暖以待,上演“一座城留一个人”的温情剧情。

从“陌生”“疏离”到“亲近”“融入”,甚至“扎根”,是外乡人对城市情感的切身感受;从“星星点灯”到“流光溢彩”,是外乡人对城市繁荣的莫大贡献。城市是人赖以生存的聚居所,城市的建设要“以人为本”,要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温暖、温情和温馨,让每一个人拥有恍若回家的归属与幸福、拼搏向前的勇气和力量,还有悠然自得的胸怀与心境。

城市的温暖与温情,彰显着城市的格局。城市应该有平等的职业观,让外来劳动者享有城市的尊重,市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给予他们阳光,政府以完善配套的公益服务给予他们温度;同时,让外来劳动者分享行业红利,有稳定可上升的发展空间,满足其精神需求,减少距离感。理想中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只要奔跑就能赢得笑容,只要努力拼搏就有向上发展、实现人生出彩机会的地方。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制度化和常态化,让常态制度为外来劳动者同享公共服务、成为货真价实的“城市一份子”提供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外来劳动者的归属感、幸福感,让其更好地融于城、安于城。我们希望,某些领域的“好政策”,可以成为城市外来群体的“甘霖”“雨露”,成为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器”。

每一个个体的付出与奉献,关系到城市的长足发展和繁荣振兴;反过来,城市的有序发展,也应促进每一个个体幸福感的满足,甚至梦想的实现。所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温情彰显着城市的格局。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曹阳赤(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