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值夏日,贵州榕江的“村超”用欢呼和激情点燃了夜空,成为了基层人民日常生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超”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阵全民体育的热潮,更带动了群众体育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连锁反应,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村超”的火爆也让大家看到了乡村的无限活力,彰显了乡村文化的传播潜力,带动了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挖掘文化资源,解决“传播什么”。优质的内容营销是生产者构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法宝,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贵州“村超”的成功离不开历史积淀的篮球、足球文化,更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加持。具体来说,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一方面要挖掘较全国其他省份而言当地乡村旅游的明显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产业经济基础、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内容产品。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小切口讲好本地故事,深入基层挖掘正能量传播素材,介绍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另一方面,可深挖垂直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地方精品内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艺术赋能乡村,围绕几个坐标做大、做强、做精文化产品。例如文化产业方面,总结各地以地方文化带动文创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文化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精品化销售。

多元主体协同,解决“谁来传播”。民族文化传播的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较大纵深度,是一个系统的传播过程。贵州“村超”经历了“民间—专业—官方”的传播路径,有效协同了由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传播链。由此看来,构建多元、立体传播主体体系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自传播,鼓励村民、自媒体团队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宣传;提高媒介素养,通过各主体间的紧密协作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新村貌,增强地方文化的吸引力。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解决“怎样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文化+旅游”的模式,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可借助线上的新传播形式、全媒体传播平台和线下推介活动,拓宽传播渠道,整合各级传播资源平台,以点带面、连点成线,围绕一个目的地“热点”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与产品,做好知名旅游景点与周边乡村旅游资源的配套宣传。

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在民间。在基层文化工作日益深入、基层文化活动数量激增的今天,激发乡村文化活力,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使文化也能成功“变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升伟(宜昌宜都)

责编:廖逢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