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近10年来,我国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据会上公布的测算信息,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在2035年左右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30%,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如何应对我国老龄化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特点,如何最大限度激发老龄人口活力、让老龄人口积极健康地共享发展成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探索。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关键在于健全体系。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群众对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应对挑战,需要持续优化“三次分配”制度,保障养老财富充足储备,以“更公平、更可持续”为目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从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全流程发力,以“更充分、更综合”为目标,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养老资源下沉基层一线,探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格局,以“更便捷、更专业规范”为目标,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参保率接近73%,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展,缓解了人民群众对养老问题的担忧,更说明了只有不断健全体系,才能兜牢养老保障底线,让健康老龄化落实落地。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核心在于丰盈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满足老龄人口对不断学习的需要、对充实精神生活的渴望,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是切实提高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把学习资源送到家门口。既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老年大学开设的书法、绘画、乐器、戏曲等课程链接到社区,组织社区老人广泛参与;也要依托文化惠民工程,把老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田间地头,吸引乡村老人积极观赏。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积极对接老年大学及其他社会团体的授课老师,定期开展舞蹈、书法、乐器等各种课程教学。居民群众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能结交朋友,在课下根据不同兴趣爱好形成了13支文化艺术团队,让文艺走进生活。精神的丰盈、朋友的陪伴,让老年居民生活舒心、放松,以学会友、以文会友,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关注老年社交需求,把教学课堂、表演场地打造成老年群众广阔自由的社交空间,让他们乐在其中,更有助于激发老龄人口活力,让积极老龄观深入人心。
老有所为、老有所用,重点在于渠道拓展。当前,部分老龄人口仍有劳动能力、仍有精力热情,渴望能够充分就业、希望参与社会服务。只有正确认识老龄人口资源的重要价值、不断拓展老年群众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才能实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因此,要做好“发展者”,发展热心肠、有专长的老居民化身社区主人翁,武汉市江汉里社区组织开展“请老群干出马”活动,邀请已退休的老社区干部参与社区推进慢、解决难的问题,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要做好“发动者”,鼓励有能力、有乡情的老乡亲、老干部回归故里,把发展资源、发展经验带回家乡,化身新乡贤、带头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少数。要做好“发现者”,持之以恒关注老龄人口就业需求,通过改革排除“年轻”老人就业障碍、创新老龄人口就业模式,让老年人可就业、能劳动、有所得。8月24日,聚焦“老年人再就业”的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运行不到一周,面向全国招聘效果较好,反映出老年群体对“就业”“有所作为”的需求。因此,只有通过社会观念的转变、就业平台的搭建,不断拓展“有为”渠道,才能为老龄人口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人口老龄化是每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家中有老人,人人也终将变老。唯有健全体系、丰盈精神、拓展渠道,不断激发老龄人口活力,践行积极老龄观、做到健康老龄化,才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才能让银发一族乐享美好夕阳。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何君怡(武汉江汉区)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