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全年保险营销员减少超200万人之后,今年上半年,保险营销员再减少71万人。9月19日,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人身险公司执业登记销售人员仅剩401.4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71.4万人。

从各险企动作来看,各公司已经将重点放在稳定绩优人群、推动高产能建设方面,探索传统营销模式转型,改变以往的“人海战术”,力图实现提质增效,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保险营销员规模还可能小幅下降,数量仍未见底。

上半年保险营销员减员71万

保险营销员队伍继续“瘦身”!9月19日,银保监会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为570.7万人。

其中,90家财产险公司执业登记销售人员169.3万人;94家人身险公司执业登记销售人员401.4万人,这一数据与近期坊间流传的保险代理人数量仅剩400余万出入并不大。

纵向对比来看,在2021年末,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641.9万人,相较去年底,行业销售人员减少了71.2万人。其中,人身险公司销售人员减少71.4万人,财产险公司微增0.2万人。也就是说,上半年保险营销员减员全部来自人身险公司。

在业内看来,这既有保险公司主动清理不合格人力的内因存在,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蔡强曾直言,如果(人力)是虚的,迟早都要走掉,在转型的阵痛当中,宜快不宜慢。从中国各行各业供给侧改革的举动来看,都是这样,如果这边的奶酪已经没有了,那么越快走到新奶酪那边越好。

未来仍将小幅下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营销员数量下滑尚未见底,未来仍有进一步下滑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岩表示,随着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保险科技的发展,还会继续影响保险营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在中国人寿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透露:“这几年,受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寿险行业在深度调整,各家公司都在主动转型。从目前来看,行业营销员规模还处于下行通道,但下滑速度在放缓,有逐渐企稳迹象。”

在一家中型寿险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十余年,已经成为支公司负责人的陈聪(化名)则表现出了更为悲观的看法,陈聪告诉北京商报记者,400余万的寿险营销员数量并不是谷底,这个行业或许只需要200万营销人员,这样营销员收入就高了,整个队伍也会更加稳定。

那么,保险营销队伍下滑的拐点在哪里?接下来保险营销员数量可能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预测,在保险市场保费增速依然缓慢、新业态从业选择增加等共同影响下,预计保险营销人员规模还可能小幅下降。保险营销员数量的增减,最终将取决于行业扭转增速的拐点。

高质量、高素质成关键词

从各保险公司的改革动作来看,打造高质量、高素质的营销团队,传统个险的人力清虚、提质增效成为行业主旋律。各公司已经将重点放在稳定绩优人群、推动高产能队伍建设方面。

比如,7月下旬,平安人寿召开2022“优+人才”招募计划发布会,旨在招募有抱负、有学识、敢想敢为的青年才俊,培养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队伍。4月,新华保险发布“优计划”,助力打造强大的新华保险人才队伍。此外,泰康HWP计划、太平人寿的“山海计划”等、太保寿险的“长航行动”等,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近期,从某中小寿险公司跳槽加入泰康HWP计划的张尚(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普通的保单件均价值低,并且非常内卷,高净值客户则是新赛道。未来行业需要的不再是传统保险销售,而是一站式综合性健康和财富管理方案的提供者。

实际上,部分头部公司已经取得了一定改革成效,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太保寿险、中国平安的管理层均透露,公司的寿险改革符合预期,如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表示,寿险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下半年将按照计划推进,年底会完成剩余35%营业部的改革,把寿险改革做得更加稳健扎实。

对于各家公司的“优增”计划,张俊岩指出,保险营销人员作为联系保险公司与保险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其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保险市场秩序的稳定,关系到客户的保险消费体验和权益保护。从规范业务、防范风险、改善行业形象、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来看,未来,对保险营销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保险营销员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有助于减少销售误导和保险合同纠纷,提升保险公司效益及合规意识,促进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未来保险营销员转型压力将持续增大,不仅来自保险公司绩效管理的升级,还包括金融理财综合竞争以及客户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的全面提升。”宋占军补充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