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曝光了教育培训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包括录播课不退不换、以更换班型为条件限制消费者退款等情形,中消协指出相关条款涉嫌构成无效。这一举措,无疑是为教育培训领域送来一阵清风,为消费者合法消费筑牢“防火墙”,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当下,“互联网+”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传统消费行业赋能,这势必会让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手段更隐蔽、更“高明”,不经意间,消费者可能已经成为受害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消费者权益,是每个人都应回答好的时代之问。
注重教育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新闻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让消费者有维权意识,让消费者明白作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最正当的诉求,要坚决摒弃“自认倒霉”的心态,理直气壮地维权。对任何一个侵权行为的放纵只会让侵权者更加有恃无恐。因此,消费者还必须学习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必要的维权方法,学会借用法律、执法机关、媒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在维权过程中也必须合法合规,避免损害他人及社会的正当利益。
创新维权机制。以“12315”、“12365”、“12331”投诉举报平台为基础,引导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配备人员,完善制度,将解决消费投诉的行政行为与企业行为相结合,建立全心的工作模式——消费者维权绿色通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维权方式,让每个人都敢于、能够和不法商家“较起真”来。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的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可实行先行赔偿制度,降低消费维权成本,提升消费者维权信心。
加强行业监管。不论是媒体监督曝光,还是消费者个人维权,都是一种亡羊补牢的事后行为,营造良好的、公平的消费环境,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监管部门积极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消费者的安全感,根源于安监部门的责任感,只有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畅通消费者的投诉渠道,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提高消费纠纷的解决效率,才能让消费者在维权时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才能带来消费者消费的春天。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安全放心的日常生活消费。消费环境如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期待通过注重教育引导、创新维权机制、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持续共同发力,让消费者吃的安心、买的放心、用的舒心,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合力守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稿源:荆楚网
作者:蒋金桃(宜昌兴山)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