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因其在斑马线上不停歇的忙碌身影和高效灵活的指挥方式火出圈,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陀螺哥”。“陀螺哥”的爆火并非简单的网红效应,其背后折射出的职业精神与人格魅力,如同一股暖流,浸润着城市的心田。
方寸之地,见敬业奉献与坚守之魂。“陀螺哥”的不停歇,是责任与敬业最生动的注脚。斑马线虽小,却是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关乎通行效率,更关乎公共安全。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始终旋转在岗位一线,用无数次的转身、手势、吹哨,守护着南来北往的通行安全。“不能将行人暴露给机动车辆,要将行人护在自己身后”,简单的一句话,是李超近10年执勤生涯的指挥哲学,更是他沉甸甸的责任担当。这种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执着,正是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他与“鸡排哥”等人物一样,都是以极大的专注和韧性做好本职工作的典范,共同勾勒出奋斗者群体的坚实群像。这份对职责的敬畏与坚守,是城市得以有序运转的基石。
动态指挥,显随机应变与效率之智。“陀螺哥”的魅力,不仅在于“动”,更在于“灵动”。在专业人士眼中,李超的指挥手势或许不够规范,却有着极高的群众接纳度。他的指挥并非机械重复,而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据实时车流、人流量灵活调整策略。这种基于丰富经验的随机应变,极大地提升了路口的通行效率,实现了“堵而不塞、忙而不乱”。真正的效率源于用心用脑的智慧,而非墨守成规。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陀螺哥”式的智慧工作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基层实践样本——既要恪尽职守,也要善于创新方法,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治理效能。
举手投足,融激情热爱与亲民之风。“陀螺哥”的走红,还源于他那份对工作的激情与对群众的亲民之风。“辅警工作不只是谋生手段,更是挥洒热情、实现价值的平台”,李超的动情告白,道出了他十年如一日保持激情的秘诀。他指挥交通时的那股子投入劲儿,传递出的是对职业的真挚热爱。这份热爱化作了面对行人司机时的友善态度,化作了高效服务中的为民情怀。他让冷冰冰的交通指挥变成了有温度的人文互动,让规则的执行充满了人情味。亲民的姿态,拉近了管理者与市民的距离,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也让城市更具包容与温情。
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走来,“鸡排哥”“陀螺哥”们是千千万万基层劳动者的缩影,是城市肌理中闪耀的微光。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爱岗敬业、服务大众的核心价值。我们为“陀螺哥”点赞,更是对无数像他一样默默奉献、智慧工作、充满热情的普通劳动者致敬。愿这样的陀螺精神能在更多岗位上旋转、传承,共同奏响砥砺前行、和谐美好的动人乐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俊(武汉市江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