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8月2日,辽宁丹东市凤城市凤凰山景区一名游客坐在栏杆上,不慎后仰坠落,不幸身亡。8月6日,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一吊桥其中一条桥索断裂,发生桥面倾斜,桥上29人滑落。当假期成为民众奔赴山川湖海的期盼,频发的景区安全事故却如利刃高悬。这道生命课题,须由景区管理者、游客与监管部门共同作答。
景区作为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将游客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好安全保障义务。虎谷峡滑道事故中突降暴雨导致滑速失控、夏塔吊桥因桥索断裂酿成惨剧,无不暴露出设施维护与应急管理的致命漏洞。景区管理者当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对“带病运行”零容忍,让安全规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景区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隐患,应对游乐设施、缆车、吊桥等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运行安全。
游客的风险意识也需时刻在线。8月1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境内有6人在某一未开发开放的野生景点游玩时被水冲走,其中1人被困在小岛上,另5人遇难。部分游客在景点游玩时常常忽视安全规定,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游客应在出行前了解景点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游玩过程中不涉足危险区域,不参与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项目。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规划行程,遇到恶劣天气时,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及时避险。任何一次心存侥幸的“冒险”,都可能让假期成为永远的伤痛。
监管部门亟需打破“事后整改”循环,以常态化联合检查紧盯高风险项目,对漠视安全投入、隐瞒隐患的景区依法处罚。唯有形成“违法必究、失责必问”的刚性约束,方能倒逼主体责任落地。
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底线要求。当管理者以敬畏之心筑牢防护网,游客以审慎之行系好“安全带”,监管以铁腕之力扎紧制度篱笆,假期的欢愉才不会被生命的代价所置换——守住安全,美好的旅程才有意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雅玲(华中科技大学)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