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悠长的旋律一起,丁格立刻进入黄梅戏《女驸马》中。镜头前的她缓缓开唱,边唱边演,眼波流转,仿佛身在聚光灯下的舞台。最近,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员青年丁格走红于网络,自2021年直播以来,她以简洁干净的直播风格和对黄梅戏的现代化演唱,粉丝已达到24.8万,直播间成为她的第二舞台。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包括黄梅戏在内的中国非遗文化,璀璨了一个民族的艺术星空。对于它们的传承,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内涵,更在于经历百年千年变化,还能在当下能带给我们灵魂震撼和精神滋养。但非遗传承的落实,需要具体的执行——尤其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对黄梅戏的认知和体验需要新的打开方式。近年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相继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DOU有好戏”计划、助力民乐传承的“DOU有国乐”计划等,丁格等青年戏曲人,也由此走进戏曲演绎的新舞台。

让观看者穿梭于戏曲直播间的活态场景中,真正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可谓是既留形又留神韵,也只有实现观众、演员、剧种的多赢,才是可持续的。黄梅戏是发轫于湖北黄梅的知名非遗,抖音直播数据显示,黄梅戏不仅是平台观众欣赏时间最长的湖北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在湖北开播的非遗直播中,获观众打赏最多的类目。正是通过直播带来的收入,丁格购买了声卡、电脑、相机等直播设备,大大提高了观众欣赏的质量,也靠这份收入改善了生活,在传承非遗上有了更大动力。

人们喜欢看直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打动人、感染人,带来美好的体验。包括黄梅戏在内的中国非遗文化与直播的美美与共,也是一种时势使然。根据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众多濒危非遗全类目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特色文化展演借由打赏拓宽创收渠道,已成各地非遗“自发造血”的方式之一。这一波观众红利,也造就了“丁格们”在直播平台上的自我实现。

戏曲直播这么火,魅力究竟何在?青年戏曲人丁格的走红,恰恰给出了最为生动的答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珺表示,非遗是以人为本、以传承为纽带的活的艺术,遗产在人类代代相传、创新创造的基础上成为活态文化。诚如斯言,不止是黄梅戏,楚剧、古筝、二胡、南音等非遗文化都在抖音直播间里追随者众,在观众正向打赏的加持下,传承人一曲曲妙音、一次次演绎、一场场分享通过直播平台去打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这样的双向奔赴,怎不让人期待!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瞿溪

责编:杨虹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