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社交媒体平台一女子挺身而出怒怼高铁喧闹“熊孩子”的视频引起大量网友关注。事实上,高铁车厢“熊孩子”喧哗吵闹引发争议甚至对骂的事件屡见不鲜。现在正值暑假,是家长带娃出行的高峰期。我们应该保持理智、冷静思考,不应该让带孩子出行成为“原罪”,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多些善意和包容,争做文明乘客,共享“清静车厢”。

近日,网络上出现的“厌童症”一词,透露出一股对儿童的敌意。似乎只要是带有“熊孩子”、高铁吵闹等话题的吐槽帖,都能得到某些人的共情,更有甚者,表明几岁以下儿童禁入,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欠妥。“厌童症”是泛化了“熊孩子”的概念,混淆了“熊孩子”与哭闹的孩子的区别。有些哭闹的孩子在家长管教劝说后,能听话,安静下来,我们要对这样的孩子给予宽容与爱。要警惕“厌童症”的伪概念,避免被网络情绪裹挟。要保持清醒和冷静,多些理解和帮助,共同维护车厢文明环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遇到高铁车厢“熊孩子”喧闹就得无限度的一忍再忍。当公共秩序被破坏,个人权益被侵犯,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我们要运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车厢文明环境。遇到孩子哭闹,可以先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醒家长自觉加强对孩子的管教。通常情况下,家长进行制止和管教后,“闹剧”也就收场了。有时也会出现个别蛮不讲理的“熊家长”与“熊孩子”,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进行适度提醒,甚至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利益。

为了有效应对婴幼儿喧闹难题,部分铁路线开设了“静音车厢”,此举亦是探索和尝试。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如何让家长不再有带娃出行“焦虑症”,也让儿童群体享受快乐旅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堵不如疏,与其绞尽脑汁让婴幼儿时刻停止哭闹,不如探索建立公共交通的“儿童友好区域”,譬如设置专门的“亲子车厢”“儿童车厢”等,放置儿童喜爱的玩具,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坐得住、玩得好。另一方面,每位乘客都要自觉做文明乘客,共同维护车厢环境,家长们要负好责任,当好儿童的“管家”,同时其他乘客也要保持理性,及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乘客对孩子多一些包容和关爱,家长对孩子及时劝导和管教,大家一起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共同打造整洁有序的乘车环境,让“文明车厢”成为社会共识。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方海燕(宜都市聂家河镇)

责编:廖逢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