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国内出游热度持续高涨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热、酒店忙、餐饮旺,各种线下消费服务行业人手不足的矛盾凸显。如武汉一家知名婚庆供应链公司,为应对婚礼旺季,3月份就启动了一轮轮招聘,至今包装、渠道岗位仍缺人;从事旅游服务十年的夏女士,正在劝说原来的员工回武汉一起经营旅游工作室;浙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百万元年薪聘导游”的英雄帖,消息瞬间登上热搜榜。
其实,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加快,各个消费服务行业火爆升温,用工需求快速增长,为了帮助企业招人、留人,多地政府主管部门做出了全方位的努力。今年3月份以来,除了面向全行业的招聘会,北京、宁波、桂林、云南等地还通过各种方式,重点为文化、旅游、住宿等企业精准选聘人才。但消费服务行业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一直存在;线下消费类行业反弹快速,让过去三年人员大量收缩的企业来不及匹配合适的用工需求;另外,部分服务型岗位长期存在工作辛苦、技能提升有限且待遇不稳定等问题,也是部分从业者还在犹豫观望的重要原因。留人稳岗,稳就业,还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破局需要长期的规划,形成全社会合力。4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了今年稳就业的系列举措,围绕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多层次兜牢民生底线的“扩、促、兜”综合施策,打出今年稳就业政策组合拳。面对政策红利,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督促如稳岗稳就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尽快落实到位,让企业能轻装上阵,给劳动者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
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可借助专业机构牵头,用新思路破解用工难题。如安徽合肥今年通过专业人力资源机构,采取“长聘短用”的办法,建立市级人力资源“蓄水池”;通过补贴等激励方式,倡导在用工盈余期的企业通过“共享用工”,将员工输送给有临时性岗位需求的企业,这样一来,不同企业季节性、短期性用工需求有望得到合理的统筹调配。这种创新,为不同需求的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多多益善。
一个个企业汇聚起来,是劳动者就业的巨大蓄水池,面对比例越来越高的消费新业态,思维更加活跃的新生代员工,企业要主动创新管理模式和理念,让员工干得更安心,更有获得感。如一些涉及生产或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过去淡旺季用工两极分化,员工普遍没有归属感。而部分企业在引入智能化系统后,可以对人员和订单生产、库存、配送、履约供应链进行系统匹配,实现跨淡旺季周期人员数量的相对稳定。还有一些初创型的企业,从运营之初就重视培训及绩效管理,为员工规划从普通服务岗到技能岗再到管理岗的发展路径,助力优秀的员工打破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消费类服务类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它们有蓬勃的生命力,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多方合力,留人留心,让从业人员的稳定和职业成长,与行业健康发展同步同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振琳(湖北武汉)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