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6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推介会在狮城新加坡举办。此次推介会恰逢新加坡海事周,吸引了中新两国港航界近40多名业内人士出席活动。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能级提升
近年来,上海航运资源要素进一步集聚,港口枢纽能级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港口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据统计,上海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联合国贸发会港口连通度指数显示,上海港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体现了强大内生动力和韧性。在最新一期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上海位列全球前三。
上海与新加坡均是国际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双方在航运服务、航运金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共同语言。今年4月,中新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提质升级。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王晓杰表示,把握中新合作新机遇,上海希望在新加坡进一步扩大航运“朋友圈”,深化产业合作。据他透露,双方将在沪举办2023全球港口管理局圆桌会议。
上海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业界持续看好上海航运业发展前景。作为全球极少数海空枢纽能力都处于“塔尖”的城市之一,上海将整合机场、铁路、轨道交通等资源,加快发展“航空+”多式联运,并布局港口船舶新能源供给体系。根据规划,203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保障能力将提升至6500万标准箱以上。
上海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也赢得了中外航运机构的口碑,出席本次活动的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亚洲区总经理庄炜表示,上海具有要素齐全的航运生态圈、优秀的营商环境以及强大的发展潜力,BIMCO十分愿意在此深耕并共同发展壮大。挪威船级社(DNV)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海事咨询业务总经理、《世界领先海事之都》联合主编Shahrin Osman博士建议,随着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在上海日益集聚,上海可以将造船产业、海事研发、大学院校与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融合,共同打造绿色航运中心。
航运发展新格局呼唤开放与合作
当前,港航业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打造绿色、智慧、韧性的港航物流供应链成为业界共识,开放合作、发展共享成为了一道“必选题”。在推介会上,上海市交通委方面表示,将打造国际航运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中新港航界合作,推动国际航运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向在座嘉宾发出邀请,相约“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据悉,“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今年秋季在沪举行,包括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2个平行论坛和6个主题论坛。目前,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已举办两届,共发布40项重磅成果,逾2700名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先进企业、高校院所的代表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与了论坛及相关活动,为推动解决全球航运业重大问题建言献策。论坛相关直播累计有1200万人次在线观看,在业内取得了良好反响。中国船级社新加坡分社总经理陈子利表示,将依托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平台,携手海事各界,通过专业、优质服务,共同推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