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也要居安思危,保住人民群众的“口袋子”,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尤为重要。既有助于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又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在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中,有的消费者讲排场、好面子,请客点菜倾向于多多益善,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有的餐饮门店受利益驱使,设立最低消费标准,刻意增大菜品分量,顾客和店家之间供需失衡造成浪费;还有的外卖商家设置不合理的满减优惠,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导致食物浪费。由此可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再到《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的普及,直至近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为期3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要取得显著成效,需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消费者是第一责任人。转变观念和饮食习惯尤为重要,摈弃“酒不喝醉不为喝好,饭菜不剩不为吃饱”的陈旧观念,摈弃“讲排场、相互攀比”等一系列不良风气、陈规陋习,自觉在婚丧宴请中遵循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准则,自觉遵循“N-1点餐模式”,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自觉抵制餐饮浪费现象。

抵制“舌尖上的浪费”餐饮店家是重要把关口。改变传统供餐模式,推广小份菜、半份菜,网络点餐明示食品重量,转变“最低消费”盈利模式,提倡顾客文明点餐、按需点餐,在店内显眼位置张贴厉行节约类宣传标语,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写入餐桌。在采购供应上下功夫,避免食材积压,储存阶段改善防潮、防虫条件,流通阶段加大冷链覆盖。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市场监管是重要监督员。既要严厉查处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又要细化餐饮制售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自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舌尖上的浪费”给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污染环境,更有悖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大家凝聚共识,共同发力,才能画好厉行节约的同心圆,才能让勤俭节约成为恒久的公众习惯和社会风气。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世朝(宜昌夷陵)

责编:詹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