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四年后全球超200万辆的产能“军令状”,电动化转型的福特汽车选择从源头重押中国市场。9月26日,福特汽车官宣,福特电马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马赫”)已在中国开启运营。福特汽车相关人士表示:“该公司为中国市场首个由外资汽车品牌成立的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的独立实体。”
开启电动化转型的福特汽车,虽然今年累计销量出现起色,但在全球高产能目标下也难言可观,因此如何在狂奔的中国新能能源车市进一步提升销量成为关键。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将全球化车型引入中国市场的传统造车和销售思路,福特汽车更需要投放符合中国消费需求的电动化产品。随着电马赫落地,福特电动化也将进入“中国时间”。
“中国化”电动产品将上线
引入电马品牌后,福特开始着手研发本土化电动产品。
据了解,本次开启运营的电马赫在2020年便已成立,注册资本达6.65亿美元,福特中国和南京江宁经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有该公司81.2%和18.8%股份。今年9月19日,电马赫曾对公司名称以及经营范围进行变更,将公司原名“福特蓝色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更名为“福特电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新增汽车销售、电机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此前,福特汽车在华已推出电动化品牌——“电马”,并围绕其建立直营网络。而电马赫则为研发阶段实体,成立电气化、数字化体验、高级驾驶辅助三大中心,围绕中国市场打造产品。其中,电气化中心将全面覆盖电气化关键领域,包括电池研发、电池封装集成、电机与控制器研发以及800V充电技术等,并拥有动力电池实验室、驱动电机实验室和电池样包实验车间在内的一系列先进实验、验证设施,为福特中国与全球电气化进程提供支持。
除电动化外,智能化也是电马赫重点布局领域,其中电马赫数字化体验中心将以中国消费者需求提供数字化体验。而高级驾驶辅助中心将利用福特全球Blue Oval智能技术栈资源,与本土企业合作,针对中国道路和交通环境进行开发,加速福特新一代Blue Cruise蓝智驾主动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部署。
“通过电马赫科技,我们将打造贴合中国客户需求的电动产品与服务,助力福特迈向智能电动汽车的快车道。”福特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福特将以电马赫为载体,围绕中国市场与消费者需求打造“更中国”的电动产品与服务体验。
押宝在华市场
将研发中心等落地中国,福特汽车看中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前景。
今年3月,福特汽车正式宣布分拆汽车业务部门,成立电动汽车的“Ford Model e”和燃油汽车的“Ford Blue”,与负责商用车业务的“Ford Pro”构成三个全新业务单元。作为三大单元中的重要板块,Ford Model e肩负福特汽车电动化转型重任。按照福特方面的规划,2022-2026年底,福特汽车将在全球电气化业务和创新技术领域投入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福特全球电动汽车产能将超过200万辆,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达50%。
然而,在该目标下,目前福特汽车的电动化成绩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21年福特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仅为6.42万辆;今年前8个月,虽然电动汽车销量升至7.69万辆,但各月销量并不稳定。
如何提速电动化,保有量超千万的中国市场成为关键。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不过,目前福特纯电动车型在华表现难言乐观。2021年福特电马进入中国,旗下产品Mustang Mach-E为福特汽车全球首款纯电SUV车型,并且头顶“Mustang”品牌光环,被视为福特电动化转型的代表车型。但开售半年,Mustang Mach-E交付量不足4000辆,未能帮助福特汽车打开中国电动化市场。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认为,福特汽车将研发端落地中国,并强调要打造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是希望通过生产本土化产品推出中国市场销量,进而助力达成全球销量目标。
事实上,本土化车型对销量的提振作用,在福特燃油车板块已经显现。2019年底,福特汽车发布“福特中国2.0”战略,围绕中国趋势和本土消费者需求开发产品和服务。战略发布后,福特汽车在华连续下滑三年的销量开始回暖。“在全球汽车智能与电动化浪潮下,Ford Model e将成为福特汽车未来创新和业务增长核心。”福特相关人士表示,电马赫为Ford Model e业务单元在中国的战略延伸与关键布局。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伴随销量增长产生的大数据优势,也将助力福特汽车等车企研发进程。2021年,特斯拉方面宣布首座海外研发中心落户上海,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我们会打造在‘中国研发、全球首发、国际销售’的新车型。
“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将资源向中国市场倾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中国市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需求,抓住中国消费者需求,推出合适的产品才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