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快递带来便捷美好生活,但快递不只是物件流通,信息也在流通,每经过一个环节个人信息都有被泄露的风险。不过,国家邮政局9月9日传出的一则消息,邮政快递个人信息安全治理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隐私面单日均使用量达到1亿单,累计侦破窃取、贩卖寄递信息案件189起,寄递企业信息安全得到进一步夯实。
什么是隐私面单?即消费者的信息通过技术处理,不显示在快递面单上,同时在后台也进行加密处理,快递员只能通过APP联系收件人,无须人工识别手机号码。
其实,隐私面单并不是新鲜事物。快递实名制全面普及后,小小的快递面单上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一应俱全,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由此引发的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社会问题。为此,自2017年起,部分快递企业尝试使用隐私面单,不过5年过去了,普及率依然很低。
隐私面单是从信息源头阻断不法分子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有效之举,大家为何“不感冒”?原因是多方面的。配送时,需用专业终端设备扫描包裹上的条形码才能读取收件人信息,快递员说费时费力影响派送效率;制作隐私面单,并非简单地涂抹掉相关信息,需要购置配套运算程序和终端设备,这对快递企业来说是一笔额外投入。双重原因叠加,快递企业推广隐私面单乏力,导致很多用户不能便捷地享受这项服务。有人因为找不到相关入口,在寄件时漏选“号码保护”“信息加密”等服务;有人甚至没听说过,不知隐私面单为何物。
诚然,效率和成本很重要,但用户的信任是企业立身之本,不可辜负 。而且,《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快递企业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可见,保护个人信息,快递企业责无旁贷,既有不可推卸的契约责任,更是一种法律义务。各快递企业应大力推广隐私面单,让这项服务成为行业标配,努力实现行业全覆盖。
当然,信息泄露风险无所不在,作为个人信息处理单位,仅做好推广隐私面单的“面子”工作,并不能完全堵住信息泄露的“黑洞”。在防止快递单“泄密”的同时,快递企业还必须构建全方位的个人信息保护内控机制。比如,采取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进一步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操作规程;加强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安排专人对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信息处理进行监控,严格落实违约惩戒机制……
期待各平台、企业切实负起保护快递个人信息的责任,推广隐私面单“里子”“面子”并重,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此,消费者方能放心“买买买”、安心“收收收”。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琳(湖北荆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