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宜昌夷陵区雾渡河镇的猕猴桃迎来大丰收,这一喜讯受到多家央视媒体争相报道。虽然今年极端天气频发,但该镇6个行政村2817户农民,喜看桃园万粒果,靠着这土生土长的“黄金果”走上了致富路。
丰收的背后是多年积累。自2006年起,雾渡河镇便倾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做足猕猴桃文章,从酿猕猴桃果酒到制作果干,再到讲好猕猴桃故事,渐渐多点开花。历经十余年锲而不舍的发展,该镇逐步形成了“一枚羊桃、一方茶园、一棵古树、一座水库、一首长歌”古色古香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引导多方参与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在挖潜本地特色产业过程中,政府引导市场、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将现有的市场主体培育成“独当一面”的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例如,在宜昌夷陵区出台的《关于聚焦优势产业发展“五链一体”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突出基地建设、培育产业龙头,着力提升全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
擦亮金字招牌为特色产业“锦上添花”。打造农业产业招牌,离不开田间地头的小故事,赋予特色产业文化底蕴。更少不了媒体报道与时下正流行的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利用短视频,搭乘“数字东风”让特色产业有声有色。譬如,各地“书记局长带你游”系列,娓娓道来,拉家常般带领大家徜徉在祖国大好山河里;百万博主“垫底辣孩”用变装视频,讲述各地特色美食、民风民俗。每一次出镜、转发与点赞都是对本地特色产业的再次宣传,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好口碑、好品牌才能带来好收益。
生态循环发展为特色产业蓄势赋能。因地制宜走好生态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良性循环,不仅是“守护一方山水”的任重道远,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例如,保山市10年投资28.95亿,建成现代生态农业基地34万亩;安徽省干汊河镇尝试将沼渣沼液用于种植瓜果蔬稻,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果品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不断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让土地生“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进一步打开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在“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县一风光”的乡村振兴新旅程中,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带动一方甚至一域的支柱产业,让生态、可持续、循环成为发展的关键字眼,实现经济社会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姝婧(宜昌夷陵)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