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壶玉漏正迢迢,灵匹相逢在此宵。月魄婵娟乌绕树,河流清浅鹊成桥。”早在先秦时期,农历七月七日便已被公认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至应劭《风俗通义》始简称作“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源自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最早把七夕和牛郎织女联系在一起,并作为一个节日来记载的,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其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的记载。而在南北朝之时,七夕节已成为荆楚一带的民俗。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这样描绘荆楚之地的七夕盛景:“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节最重要的节俗便是拜织女星,听渡河声,讲牛女故事,祈请于牛女。这主要是缘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从古到今,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广为流传,反映了人们对忠贞不渝的爱情、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纯粹的爱,不会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情人的心紧紧相依。
爱是什么?爱或许是奔赴、是相见、是拥抱,只要两人感情始终不渝,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或许能成为某种力量源泉,成就彼此,给予力量越过层层阻碍。
愿人们可以真挚地面对爱情,勇敢地追求爱情,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七夕节,感悟那种温暖的缱绻和爱情的魔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卢文静(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团队)
指导老师:鲁红霞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