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电商保价本意是好的。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带价保标识的商品后,在价保期内,若同一商家的同一商品出现降价,则消费者可申请价保补差,这样消费者可以买的放心。
然而,“6·18”年中大促的“在保价期限内,商品降价后,平台将赠品也‘算钱’,导致商品总体上并未降价”的交易规则,让0元赠品“秒变”15元。复杂难懂的规则、花里胡哨的形式,让不少消费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以至于埋怨自己被人“割了韭菜”,直呼““天上不会掉馅饼”“买的没有卖的精”。
坦诚的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网络进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购因快捷、便利为人们所接受、喜爱,日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6·18”年中大促招式越来越多,从拼购、满减、秒杀,到打折、红包、优惠券、预付定金直减,各大电商平台各显神通,推出的优惠活动铺天盖地,令消费者眼花缭乱。但商品的售后问题却随之而来,其中有关保价的纠纷就占有相当数量。果真应了那句话,“保价简直就是‘保证假的’,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平台套路深,赶紧避开坑”。
价格保护不能凌驾于消费者合法权益之上,这是共识。商家和消费者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之上的买卖双方,无论是哪一种电商玩法,都不能漠视任何一方的基本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平台价格保护条款未明确“保价时赠品也算钱”,也未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确保消费者下单时充分知情。在消费者保价的时候将赠品也计算在内,涉嫌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投机取巧、钻监管空子的做法不可取。这不仅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而且还会影响价格保护的形象,打击消费者的获得感以及对商家、平台的好感,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消费信心。如果让“在保价期限内,0元赠品‘秒变’15元”这个剧本继续发展下去,已经伤不起的消费者必然只会“用脚”投票,对商家、平台高歌一曲《爱情买卖》:“出卖我的爱,逼着我离开”,任商家和平台“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买不回来”。
《商经》有言,商道即人道,商性即人性,商心即人心。商业往来重在交心,贵在真诚,网络购物平台发展长久之道,也是如此。不管是价格保护也好,其他商业行为也罢,都要以诚信为本,把消费者放在心上,诚诚心心打折、真真正正让利,实现商家、平台和消费者真正共享数字经济的红利。否则,再好的初衷,最后也会落得一地鸡毛。对于电商保价而言,还是真诚一点的好。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河兵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