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下午,在肥东四顶山上空,300余只猛禽多次分批过境,借助上升气流持续盘旋,形成罕见的“鹰柱”现象。据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张忠东介绍,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 “鹰柱”现象。 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郑从容解读,10月的四顶山正值观赏 “鹰柱” 现象的绝佳时机。
(资料图片)
10月1日下午,张忠东像往常一样携带观测器材,在山顶固定观测点观测迁徙鸟类。起初是几只猛禽飞过,但很快,从北边陆续有猛禽一群接一群飞来,在空中盘旋。从张忠东提供给记者的视频中能看到,天空中多只猛禽盘旋上升下降,分布在不同高度。
据张忠东估算,此次“鹰柱”现象观测中经过的猛禽超过300只,张忠东说,他观鸟20余年,之前也见到过这种现象,但只是小型集群,此次这么壮观的景象,他还是第一次见。
凤头蜂鹰
此次组成大型“鹰柱”景观的猛禽种类主要为黑鸢与凤头蜂鹰,以及少量的燕隼、红脚隼。
10月8日中午,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桐城动物园园长郑从容向记者介绍,每年秋天,肥东四顶山是观赏“鹰柱”、“鹰河”景观的绝佳地点。有时候鹰柱的集群可能高达几千只,“很多猛禽飞得非常高,肉眼不太容易观察到,所以要带一些观测设备才能看到。”
燕隼
郑从容说,猛禽每年会完成两次迁徙,但秋季迁徙景观比春季更为壮观。这是因为“秋季时,猛禽在北方繁殖地完成繁殖,种群数量大幅增加”,因此看起来更为宏伟。而秋季迁徙从10月份前后开始,“最近这几天会越来越多,到了11月下旬可能就没有了。”
“鹰柱”奇观的出现还表明了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卓有成效。郑从容表示,不光是合肥,全国各地打击盗猎、保护生态的工作都做得不错,猛禽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他解释,往年秋季迁徙时,一些体质较弱的幼鸟跟随父母飞行容易掉落,需要人们救助,“所以每年候鸟迁徙季都是野生动物救助工作者最繁忙的时候。”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实习生 赵贤秀(受访者供图)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