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他们抱着孩子跑进来
(资料图)
“医生,快,看看我的孩子!”
“烧到40度,吃了药不退烧”
这两天
记者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了解到
这段时间发热的“小不点儿”不少
甚至还有“20多天的小婴儿”
孩子哪儿不舒服很难清晰地表达
家长如何观察判断
医护有哪些提醒
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
蹲点儿科急诊
下集
《为了孩子的深夜值守》
喉炎和高热惊厥
是这一波疫情下
孩子最需要防范的危急重症
儿科主治医师郑承宁提醒
喉炎前期
孩子可能会发出一种怪声
“跟小狗叫一样的”
孩子夜里甚至会被憋醒
“要是觉得有异声你就到医院来”
儿科急诊护士许男说
孩子惊厥时
不能把手指或其他东西硬塞进嘴里
“惊厥的时候舌头是后坠的
往里塞东西会造成更严重的窒息
正确的做法是
人可以平躺着或者侧躺着
但头一定是偏的”
儿科急诊医护三班倒
因为感染减员
每个班次只剩一名医生、两三名护士
“急诊这块儿总共有11个护士
就剩一个人没有感染了
我把我们一家子传染了”
前几年甲流特别严重的时候
许男的儿子连着三年被她传染
嗓子哑得没法说话
用上小麦克风
诊室里的键盘和鼠标
每天反反复复消毒
这周
患儿就诊量开始下降
但医生提醒
期终考试结束
会有更多孩子聚集在一起
医院时刻准备着
推荐内容
-
为了孩子的深夜值守 | 相对论·蹲点儿科急诊
-
告别2022丨这样的双向奔赴好暖
-
天天最新:这些“五彩”瞬间,惊艳了2022!
-
世界快讯:疫情防控新十条,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
每日热文:“理解了‘君子和而不同’,我们才能对不同的观点兼容并包。”——“破冰者”布莱尔·苏格曼
-
全球球精选!英国陷入罢工潮 民众生活深受影响
-
天天快播:“三旧改造”腾挪工业用地 企业年订单量增长近两成
-
突出“制造业当家”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
外卖小哥每天午饭高峰不接单!骑车拐进一条条巷子里……
-
天天热点评!康复后是否会二次感染?二次感染比例有多高?
-
2022,这些国之重器让人眼前一亮!
-
儿童新冠防治怎么做?30个要点说清了
-
速递!安徽合肥组织志愿服务助力群众就医—— 凝聚众力 同心抗疫
-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
-
全国碳市场释放减排新动能
-
中俄经贸合作量质齐升
-
在华美国人看中国抗疫:优化疫情防控正当其时
-
热文:引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透视中国前11个月吸引外资成绩单
-
新漫评:美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已成国际公害
-
今日关注:英媒:英国加入美《通胀削减法案》批评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