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关注手机圈的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最近两年在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上,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地不再提及无线充电了。没错,在有线快充的军备竞赛如火如荼,最高功率从80W到120W、再到240W的时候,无线充电的技术进步仿佛停滞了一般。

其实此事源自于工信部在2021年2月发布的一个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自2022年1月1日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要求小于50W。


(资料图片)

就在近日,工信部印发《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下文简称为《暂行规定》),将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根据《暂行规定》显示,移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80W。因此这也就意味着,被限制在50W的手机无线充电功率即将解禁。

目前,手机行业已经商业化的最高无线充电功率,是2021年春季发布的小米11 Pro、小米11 ProUltra所带来的67W。但在实验室环境下,早在2020年10月,魔改的小米10 Pro就曾成功实现了80W的无线充电功率,使得其4000mAh的电池只需19分钟即可充满。随后在2021年5月,通过魔改的小米11 Pro,小米方面在实验室条件下还曾实现了120W无线秒充。但此前由于《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这些技术最终并没有商业化落地。

至于说为什么要管理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其实是因为手机的无线充电是存在影响空中无线射频的可能。业界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无线充电方案,通常是电路设计相对简单、并且成本较低的电磁感应式,其原理就是发射端即充电板发生交变电流,再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引起周围磁场变化,然后对附近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接收端产生电流。

简而言之,无线充电就是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由于无线充电设备是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而无线电波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频段资源有限、二是频段相近时容易产生干扰,比如WiFi设备支持5GHz就是因为2.4GHz频段过于嘈杂。

能辐射无线电波的设备互相电磁干扰不仅仅会降低用户体验,更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确定的危险,比如苹果iPhone 12和MagSafe无线电充电器,就曾被实验证明会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此外,高功率的无线充电也是有危险性存在的。根据物理学相关知识,电磁波的能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提高充电功率则不可避免的需要提高电磁波频率,而电磁波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即频率越高、能量越大,当电磁波频率加到1GHz以上就会直接对水分子加热,这也正是微波炉的原理。

此前工信部在2021年2月提出的征求意见稿之所以规定50W,彼时业界的猜测,是因为当时市面上最高的无线充电功率就是华为Mate 40 Pro和小米11的50W,因此极有可能是参考了已有机型的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毕竟新兴事物很容易进入无序化的野蛮生长状态,而且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后续标准的管理也就越难,相关暂行规定想要划定一个既合理又便于实施的规格很有难度,因此按照市售符合原无线电管理条例的频段使用和最大功率来做限定也是最经济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功率从50W放宽到80W外,现在的《暂行规定》和当初的征求意见稿几乎没有变化。事实上,工信部这份《暂行规定》最大的影响,其实是给远场无线充电技术几乎判了“死刑”。数年前,小米、Moto、vivo等厂商都有预研远场无线充电技术,而这类“隔空充电技术”使用的是大规模阵列天线来实现波束成型,再搭配26.5-300GHz毫米波带来的窄波束,将发射能量聚焦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遗憾的是,这一技术的电磁辐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说已经普及的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是“电磁炉”的话,那么隔空充电的就是“微波炉”。毫米波频段对辐射功率密度的限制是更高的,最高值为2W每平方米,即便隔空充电的功率只有10W,聚焦在手机这样小尺寸范围内的功率密度就早已超出标准数个量级。这也是为什么《暂行规定》限制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最高只有13GHz的原因。

在许多人对于电磁屏蔽做得更好、电磁辐射外泄控制更低的基站都不信任,动辄出现业主投诉基站辐射可能影响健康的情况下,更有风险的隔空充电一旦商业化,极有可能就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现在的情况就已经很明朗了,当无线充电有了80W的水平,基本可以做到15分钟内充50%电量、完全充满仅需不到40分钟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就已经与中端机型的有线快充媲美了。

所以未来想必会有不少手机厂商在发布新机时,重新将80W无线充电挂在嘴边了。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