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一幅幕天席地气壮山河的冶铜场景,在诗仙李白的诗歌中得到了完美呈现,它是一曲一千两百多年前长江之畔最生动最壮观的劳动史诗。青铜与诗歌,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最重要的两种文化形式,实现了珠联璧合,它由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来完成。据悉,从天宝元年(742年),到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先后4次来到铜陵,至少留下13首诗歌,其中有8首涉及五松山。这些诗篇,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是长江文化的璀璨明珠,更是铜陵文化自信的主要“源头”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长江沿线的主要城市,纷纷抢抓这一重要历史机遇,陆续出台建设方案,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全面参与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中。铜陵拥有130余公里长江岸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如何规划实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铜陵段)建设?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发掘和激活铜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项目为抓手,坚持文旅融合的方式,打造“跟着李白游铜陵”精品旅游线路,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融入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铜陵段)先进示范段。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建设五松山文化生态园。“李白与五松山”是铜陵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发掘传承和实施旅游开发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铜陵立足于贯通城市文脉、赓续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李白与五松山”文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市委宣传部出台《关于弘扬五松山历史文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将“李白与五松山”文化元素进一步融入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毋庸讳言,当前,“李白与五松山”文化遗产仍呈零散分布状态,沉睡于故纸堆中,有说头没看头,有名气没人气,没有形成应有的品牌效应,更没有形成文旅产品,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的空间巨大。鉴于李白笔下的五松山旧貌不存,可在五松山旧址附近,择一风光类似、自然禀赋较佳的山体,规划建设五松山文化生态园。追寻诗仙足迹,凭吊先贤遗踪,感受唐风宋韵,传承历史文化,打造城市地标,建设五松山文化生态园这一载体非常有必要,对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铜陵段)和推动全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化生态园建设,要突出铜陵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青铜、李白与诗歌。恢复五松山古松“一本五枝”标志性景观,建设“金道锡行”铜陵古码头。建设李白生平事迹陈列馆,突出展示李白在铜陵的生活轨迹和诗歌创作历程;建设铜艺馆,展示青铜文化,让游客参与体验青铜艺术制作;建设太白书院,作为举办李白诗歌研究和活动基地;建设中国(铜陵)长江摄影基地,吸引各地摄影家来铜陵采风创作;建设“枞阳腔”(吹腔)展演基地,排演系列精品剧目;建设研学基地,打造青少年了解历史、热爱家乡的地域文化品牌。开发李白诗歌中的系列“非遗”产品,如雕胡饭;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将“五松山”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总之,要用现代话语体系和文旅产品讲好铜陵故事,进一步提升铜陵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从而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有为有位,在区域文化竞争中抢得先机。
规划设计“跟着李白游铜陵”精品旅游线路。以李白在铜陵区域内的活动轨迹为中心,串点成线,融会古今,规划建设一条“跟着李白游铜陵”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充分感受和体验李白诗意中的铜陵。这条线路上的主要旅游节点有:古采矿和冶炼遗址、“金道锡行”古码头(恢复)、青铜博物馆、铜官山、五松山文化生态园(新建)、五松山下荀家(美丽乡村)、羊山矶谪仙台(新建)、大通古镇、长风沙(枞阳镇南)等。这条线路要充分展现厚重的铜陵历史文化,并囊括现有优势旅游资源,特别是长江岸线资源,以精品旅游线路激活和带动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拓展和升级铜陵市旅游产业。
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铜陵段“最美岸线”。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铜陵段),自然少不了建设长江“最美岸线”。建议规划建设羊山矶到大通古镇段长江岸线景观带。羊山矶是长山精华,由大小13座山峰组成,北瞰长江,南锁大通。远视其貌,如头羊领先,群羊伴行,因而得名。羊山矶海拔不高,却雄伟险峻;江面不宽,但水流湍急。长江经过羊山矶后,水天辽阔,波光一色。矶上旧有古不波亭、石塔、关帝庙、太平桥等古迹,今大多不存。羊山矶江景绝佳,先后4次到铜陵、素爱寻幽访胜的李白不可能不至。可于矶顶建设谪仙台,让游客体验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的时空沧茫之感。此处,铜陵长江公路大桥、G3公铁大桥如长虹卧波;江中船泊如蚁,舟来楫往,水运发达;南岸,铜都城市新貌尽收眼底。建设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建设岸线公园,建设沿江景区景点,发展水上文旅项目,着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长江最美岸线。
修复和提升“千年古镇(古城)”。大通古镇和枞阳镇已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千年古镇”。这两座古镇均因为长江流经而诞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建丰富,是长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集中承载地。大通古镇修复工程已见成效,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拥有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位于枞阳镇上码头的枞阳古城恢复建设工程已经启动,东西城门、汉武射蛟台、辅仁会馆等数十处景观将得到修复,借助于引江济淮枢纽工程所在地的优势,八百里皖江一座独具特色的古城邑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推动长江文化与铜陵文旅品牌的有机融合,建立政府推动、民间主办、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办好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枞阳油菜花旅游文化节、铜都李白诗歌节、浮山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着力谋划推进生态环境配套升级行动、历史文化展陈提升行动、文化研究发掘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文化旅游融合行动、文化交流传播行动、文艺精品创作行动等“七大行动”,打造彰显长江文化内涵和铜陵特色的观光度假胜地,建设长江绿色发展旅游示范区,推动长江文化在铜陵地区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