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推动落实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建设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近日,北京市发布21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16项、修订5项。新制定的《既有建筑外门窗改造及验收技术标准》实施后,将有利于提升北京市既有建筑外门窗功能品质与整体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改善居民居住工作环境。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重点标准情况如下:

一是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北京市以标准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制定《多杆合一建设与管理规范》,遵循“能合则合”原则,对道路沿线各类杆体、配套机箱进行综合整合、并集布设,为后续搭载各类设施预留空间,包括给出宜整合的各类杆体及挂载设备表单,涉及照明设备杆、交通信号控制设备杆、交通违法监测记录设备杆、道路交通标志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杆、专用设备杆、网络通信设备杆、公共标识杆等,并明确综合箱中可整合包括治安监控、交通监控、光缆交接和无线通信等设备配套机箱。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首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夯实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助力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制定《既有建筑外门窗改造及验收技术标准》,规定了改造评估、改造设计、改造施工及验收等专项要求,例如在改造设计和施工环节,强调施工工艺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求采用先进的门窗材料和构造技术,提高门窗安全性、节能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标准发布实施后,有利于提升既有建筑外门窗功能品质与整体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改善居民居住工作环境。

二是助力抓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修订《生活垃圾和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规范》,增加转运站卸料作业环境及密闭性等要求,完善卫生填埋场封场后场地利用等内容,并明确建立即时通信渠道、设置网络专栏、实施监督员制度等管理规定,包括垃圾应密闭运输、及时转运,封场后应定期监测和评估地下水、渗沥液、填埋气、环境空气和厂界噪声等;应在厂区大门或人员出入口设立信息公示屏。标准发布实施后,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高水平运营,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是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修订《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进一步完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等要求,增加“老年综合征罹患”“风险事件”等评价要素、等级调整与变更条件,综合确定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结果等级划分为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5级,并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呈现了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的用具及相关量表,有利于保障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在居家、机构等不同养老服务场景下使用的便利性、科学性、适用性、统一性,对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推动京津冀3地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是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地方标准,首次从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业务管理、会员管理、行业自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截至2024年4月底,北京市已登记行业协会商会1352家,占社会团体总数的31.4%。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诚信建设,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进而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五是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制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要求》《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第11部分:城市综合管廊》等。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作者:贾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