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州安吉云上草原、宁波奉化商量岗等多个室外滑雪场相继迎客,长三角迎来冰雪热。
从产业来看,在旅游消费端,浙江、江苏的雪场数量分别达到23个和22个,排在全国第11位、第13位。而从室内滑雪场数量看,长三角地区以15家位列全国第一,实现“四季滑雪”。此外,在冰雪装备上,依托发达的制造业基础,长三角涌现出大批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累计冰雪相关企业达到1000多家,数量较去年同期上涨11%。其中,宁波宁海的滑雪杖产业是典型代表。在全国出口的滑雪杖中,每10根就有7根产自宁海。
热潮之下,难免也有质疑。近年来,在长三角打造冰雪旅游风头正盛,但其中不乏投资乱象,多个冰雪项目最终不了了之,一地鸡毛。2022年底开始,镇江奥悦冰雪乐园项目历经多次挂牌拍卖,始终无人问津。此前,江苏奥悦冰雪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2.3亿元股权在阿里法拍网上被拍卖,同样无人接手;在南京江北新区,一个备受瞩目的冰雪项目——启迪冰雪科技城也惨遭流拍。
浙江一家滑雪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江南地区,自然降雪只是锦上添花,雪场得以运营根本上靠的都是造雪。不过,人工造雪技术虽为雪场提供保障,却长期饱受耗水、耗电争议。一般而言,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造出安全滑行厚度规定的30厘米积雪,需要约2万吨水,相当于5个水立方泳池的蓄水量。一台造雪机的功率平均22千瓦,一家中等规模的滑雪场大概需要30台造雪机进行覆盖,每年光电力成本就要上百万元。高耗水和高耗电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也有悖于绿色发展的底色。
如何在经营效益与低碳环保之间找到平衡,是摆在每一个冰雪项目运营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如果冰雪经济沦为“透支环境”的短期疯狂,很可能让这个新兴产业在日后陷入更大的舆论漩涡。当然,这并非否定长三角发展冰雪经济的可行性,而是提醒我们,冰雪热的背后,需要更审慎地思考投入产出比、环保责任以及区域差异化发展。毕竟,“能做”与“做好”之间,还隔着一场专业化与精细化的严峻考验。从长远看,可采用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更新造雪技术等方式推动可持续运营。例如,将现有的造雪系统和可再生能源融合,或是加快全智能化造雪,都是可行路径。
当我们看到了“冰雪”在长三角的愿景与矛盾,就更需要在保持增长中不断升维进阶,做好融合文章。比如,避免一哄而上都建滑雪场,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建设更多元的冰雪主题项目,因地制宜打造更多以冰雪产业为特色,融合体育、旅游等多种业态的发展模式;延伸冰雪装备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附加值,并加大冰雪特种装备等研发力度,以关键技术突破引领冰雪装备迭代升级等。
长三角的冰雪热,本质上是对文旅创新、城市活力再造与绿色发展的综合考量。如何让江南烟雨与北国风光相得益彰,而非相互冲突?怎么在商业盈利和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平衡,而不至于沦为短期跟风?这是长三角面临的新考题,也是全国文旅产业在结构升级道路上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我们期待,冰雪游不仅是一时的新奇娱乐,而是能真正植根本土,用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式,为长三角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