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针对备受诟病的大数据杀熟,一些年轻人尝试通过评论“哭穷”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如频繁表达“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等,建立所谓的“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了2000元。

同样是点外卖,老用户获得的折扣比新用户少;在平台上订酒店,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购买视频网站的会员,收费待遇随手机型号而变化……近年来,“大数据杀熟”现象备受消费者吐槽。“千人千价”的背后,是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浏览记录、登录设备等个人信息进行差异化定价。尽管有关部门多次出手规制,但由于算法复杂隐蔽、消费者举证和维权难度大,大数据杀熟仍屡禁不止,而且不断衍生出“新套路”“新变种”。

为了不再受窝囊气,年轻人开启了一场反击。据报道,除了“哭穷”外,他们或是在评论区“威胁”要卸载,或是频繁更换头像伪装成新用户,试图“绕晕”算法,隐藏自己真实的消费能力,以享受更大的优惠。这些“反向驯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幽默表达,折射出年轻消费者权益意识的觉醒,也反映出他们面对“算法收割”的气愤和无奈。

诚然,“反向驯化”或许在短期内有效,但可能很快就会被更精密的算法“识破”。况且,打击大数据杀熟不该是消费者的责任,仅靠个体的力量也远远不够。社会各方应读懂这场“行为艺术”背后的期待和诉求,致力于打破“算法黑箱”,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价格秩序。

根治大数据杀熟,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监管质效,推动企业公开定价算法模型,并及时弥补规则空白,进一步明确价格歧视的判定标准,厘清“合理营销”和“算法杀熟”的边界,在提高违法成本的同时,不断降低维权门槛和成本。对于各类平台来说,无论“新客”还是“回头客”,都应当一视同仁地做好服务,这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也是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取胜的发展之道。(来源:工人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