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分享酒店预售信息 第二天平台电话就打上门

“精准营销”还是“偷窥窃听”?

今年的“双11”提前近一个月启动,多家电商平台要么开始“预售”,要么直接“现货开卖”,争夺市场。但有消费者发现,自己似乎被“偷窥”或“窃听”了,各种“精准营销”层出不穷。到底是怎么回事?

“精准营销”如何做到?

“前一天晚上,闺蜜给我分享了某电商平台上一家酒店的预售信息,我就在自己的手机上看了看产品介绍,没有下单。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来自该电商平台,发现我最近在浏览酒店信息,所以向我推荐。”面对此次推销,消费者金女士很不满,“就算电商平台记录了我的浏览信息,但未经我允许,怎么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呢?”

进一步查看该电商平台的账户信息,金女士发现了更多问题:平时为了购物方便,她在该电商平台的账号一直处于登录状态,收货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都保存在这个账户里。接到平台的“精准营销”后,金女士决定退出账号。让她没想到的是,平台竟然不支持退出账号后查看商品信息,“哪怕点击该平台网页版的商品,只要不登录账号,就无法查看商品详情。”

金女士又尝试了不同平台,发现有不少电商平台支持不登录账号浏览商品,所以愈发对这家“精准营销”平台的做法产生了疑问,“这就好比我去店里选购,如果不自报家门,店家不让我进门,合理吗?”

业内人士还透露,除了电商平台基于消费者的浏览记录进行营销,还有平台将“精准营销”与用户的输入法绑定,通过用户的输入内容,推测用户兴趣,继而开展营销,所以导致部分消费者感觉被“偷窥”或“窃听”。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跨平台的“偷窥”“窃听”行为,比直接使用消费者隐私行为营销来得更加隐蔽,亟待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误导误操作都会泄露隐私

要注意的是,在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上,除了部分App或平台故意为之,也有用户因被误导或误操作,将个人隐私信息拱手送上。最常见的有这几种——

首先,从非正规应用软件市场下载App或应用软件。通过非正规途径下载软件,很可能“引狼入室”,软件运行时直接窃取消费者的信息。

其次,点击不明链接下载App。在电信诈骗等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会诱导受害人通过链接下载App,有的还会指导受害人关闭手机原有的安全监控功能,将通讯录、相册、摄像头、麦克风等隐私信息开放给App,这无异于用户将自己的信息拱手送上。

最后,用户被误导向App开放了隐私信息后,不知道如何关闭相关权限,导致App始终在读取或调用用户隐私信息。技术专家表示,对于这一情况,消费者可以打开手机的“设置”栏,查看“电话”“位置信息”“通讯录”“麦克风”“相机”等隐私权限设置,排查究竟有哪些App在使用相应的隐私信息。

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认为,用技术手段保护数据安全,同样迫在眉睫。他说,无论是面向商业(2B)领域还是面向消费者(2C)领域,对安全隐私保护的需求都越来越大。要提高安全性,应当从软硬件的底层架构出发,把现有的由用户“管权限”变成“管数据”,将数据使用权交到用户手上,由用户决定相关数据是否向软硬件开放。

随着万物互联进展加快,智能化、空间化、终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发明显。这个时候,数据安全、隐私安全不仅涉及一个软件、一个平台或一个场景,而是不同软件、场景的融合。也正因为此,龚体认为需要更加重视操作系统等底座架构,通过开源开放、多方合作的方式,建立统一的安全生态,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 任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