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再次迎来风电产业“新风口”。

早在37年前,汕头便在南澳岛投运了首台陆上风电机组。如今,这座被誉为中国风电发源地之一的城市,再次迎来风电产业“新风口”。

12月4日至6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 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院士、专家学者以及企业高管等各界精英近千人会聚汕头,共同探讨全球风电领域的前沿话题,展示风电行业的最新成果,推动风电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迈向新高度。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汕宣

南粤论“风”:

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

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上,一系列风电行业的最新成果对外发布,多个重磅项目在现场集中亮相和签约。

●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举行投产仪式。

●金风科技新一代深远海22MW机组举行下线仪式。

●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启动建设。

●《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协同创新合作组织成立及合作备忘录举行签订仪式。

●粤东海上风电基地场址三300万千瓦项目及产业链项目举行集中签约仪式。

●发布《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

大国“风”范: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制造基地

2020年,中国向世界提出“双碳”承诺,新能源产业发展高歌猛进。本次会上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制造基地。从价值链来看,中国占到了全球价值链的60%。从供应链来看,整机方面,全球60%的产能来自中国。

记者留意到,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对话专场,聚焦“南南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与能力建设”这一主题,邀请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多名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学员,与中国风电制造、开发企业代表直接对话,共谋清洁能源合作新空间。此外,大会还组织与会者考察汕头风电产业,分享“中国样本”,以期促进全球风电供需的精准对接、紧密合作、技术共享。

蔚然成“风”:

吸引全球目光的海上风电盛会为何落户汕头?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参会人数近千人,不仅有国家与多个省市的主管部门领导,更有来自荷兰、西班牙、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那么,这场大规模的国际性海上风电盛会为何落户汕头,在风电的“大航海”时代,汕头又何以能够吸引全球目光?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地,汕头拥有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资源、辽阔的海域面积、优异的开发条件。汕头海岸线长396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海上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至10米/秒,海上风电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近4000小时。这些优势使汕头成为我国最早利用现代风电技术进行项目开发的城市之一。

三年前,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形成“1+3+3”海上风电生态体系,建成国际风电创新港。在此之后,广东省党代会报告及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支持汕头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

近年来,汕头不断努力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加快发展以海上风电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如今,汕头的海上风电产业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从风机制造、零部件生产到风电场建设、运维管理,再到相关技术研发、检测认证等众多海上风电上下游企业集聚在此、协同发展,一个世界级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