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主义电影‍‍‍‍‍‍‍‍‍‍

是由表现传统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现人物内心更细微、更隐秘的情绪变化, 探索人性中最本原的东西,横向再现社会生活、人物情绪,注重人物情绪的自然流动(意识流)、使电影由视觉艺术升华为表现内心感受的艺术影片。西方现代派文学始于1890-1925年间出现的后期象征主义。它的文艺思潮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直接促生了20世纪出现的各种文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流派、未来主义流派、“意象派”、超现实主义流派、“意识流”以及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垮掉一代”和“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二、现代主义电影‍‍‍‍‍‍‍‍‍‍的理论基础


【资料图】

叔本华、尼采、萨特和伯格森的哲学思想,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突出的特征是非理性主义。他们在本体论上把人、自我作为认识万物的出发点,把人的心理情绪、欲望、本能冲动和主观感受当作人的核心。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活动的文艺流派,才应归入现代主义的行列。创作过程中摆脱理性的"束缚",用非理性的直觉、本能、潜意识活动、意志等"原始力量"在作品中体现出创作者的真正的"自我"。

三、现代主义电影‍‍‍‍‍‍‍‍‍‍的特点

1.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拒绝理性的前提下,造型艺术走向抽象化。 强调艺术家要纪录下自己对现实事物的内心感受,并且主要是要反映出在观察事物对象时本人的主观情绪状态。

2.叙事艺术则走向意识化,即强调创作家要纪录下人物的意识的自然流动。

3.在题材上,主要表现人的异化,包括社会对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异化关系,以及自我的异化。

4.现代派采用的艺术手法是极具革新精神的。如象征、怪诞、意识流与作品结构的反传统,运用歪曲、扭曲、变形、时空错乱。

四、现代主义发展

在现代主义艺术革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第一次兴起。欧洲的这场电影先锋运动前后大约延续了十年,而其全盛期则大致在二十年代中期。在电影史上,一般把这一运动称之为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真正标志着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的再次兴起的,是以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为开端的现代主义电影。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出现以前,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印》《野草莓》等。

参考文献

1.略论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 邵牧君 - 电影艺术 - 1980

2.影视美学- 仲呈祥,王丹彦总顾问;李跃森总主编;游浩总策划;刘宁,金卓主编;贺彩虹,苏力德,刘璐副主编;王丽丽,胡玲玜,杜明星等参编 - 201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