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在未来半个月时间里正式上线。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上介绍,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方案,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目前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7月择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上线交易。这意味着,未来的两个多星期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正式上线交易。

为何电力行业首先被纳入?

根据此前消息,首批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是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据测算,首批纳入碳市场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

为何全国碳交易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赵英民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所以这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赵英民指出,除了发电行业以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委托相关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地方碳市场逐步过渡

此外,上述2225家发电企业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后,将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避免同一个企业既参加地方碳市场又参加全国碳市场的情况。

赵英民介绍,从2011年10月以来,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自从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建设全国碳市场以后,生态环境部的工作重点就转向确保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有效运行,而地方的碳市场也要逐步地向全国碳市场过渡。尽管具体过渡的时间表、路线图还要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根据地方试点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但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部将不再支持地方新增碳市场试点,现有试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准备工作。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管理体系。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

推荐内容